涿州市地处京雄之间,境内以北拒马河为代表的河流较多、分布较广,是“两区”建设的重要区域,担负着白洋淀流域上游水系治理的重任。根据保定市“走遍保定”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的有关要求,我市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中来,在全市开展了“走遍涿州”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行动。
举办涿州市生态环境大讲堂
我市环境保护局组织了“涿州生态环境大讲堂”活动,结合当前环保形势,分别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散乱污”企业的认定和处置等内容进行授课。参加授课的有市生态办、市相关职能部门、全体环保执法人员、相关业务科室、乡镇环保所和部分企业代表。
生态环境大讲堂对环保工作人员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强化以法律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同时,让广大民众和企业参与进来,号召大家知法、懂法、守法,并懂得环保对未来的意义,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建设生态文明、走遍涿州生态文明实践一起行动起来。
走遍涿州 从严管控
我市坚决防止燃煤复烧
为全面做好2020年燃煤管控工作,以实际行动推进我市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部署,经涿州市劣质散煤管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研究决定,3月30日,组织召开“走遍涿州”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行动燃煤管控大走访专项培训会,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局及各乡镇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走遍涿州”工业炉窑大走访
涿州高新区在行动
4月10日,涿州市高新区生态环保主管负责人员、保定市生态环境局涿州市分局执法工作人员组织“走遍涿州”工业炉窑大走访活动,对高新区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走访排查,同时生态环境分局对部分存在问题的企业做出指导性意见并牵头责令其限期整改,能立行立改的问题做到当场整改。
召开扬尘管理暨“走遍涿州”
教育实践推进会
我市召开扬尘管理暨“走遍涿州”教育实践推进会,副市长赵东宏出席会议。会上,生态办通报了我市近期空气质量、“走遍涿州”教育实践行动开展情况 。赵东宏听取了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形势,增强扬尘管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见效。要营造“走遍涿州”环保氛围,各部门要围绕两高沿线、河道垃圾乱堆乱放、交通干线、工地扬尘等问题进行逐一走访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确保实践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豆庄镇大力开展
“走遍涿州”河道整治活动
豆庄镇紧密结合今年全省开展的污染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开展“走遍涿州”生态文明实践大走访活动,聚焦聚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巡河员、网格员、保洁员、群众共计数百人次进行拉网式排查走访白沟河流域,持续开展河道清洁治理、河道排污口治理、河道采砂治理、河道违建治理等行动,优化提升白洋淀上游河道水生态环境。
码头镇深入开展“走遍涿州”
“走遍码头千人大巡河活动
5月24日,码头镇以深入开展“走遍涿州”、“走遍码头”活动为契机,利用周日一天时间,组织镇村干部、村内党员、村级环保网格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上千人,对镇域范围全部河道进行一次回头看,重点排查整治河道内堆积的垃圾杂物、河道周边散落的零碎垃圾,确保雨季河道泄洪排水绝对畅通安全。
桃园街道“走遍涿州”
环保生态文明实践行动
桃园街道贯彻市环境大检查的工作要求,组织各村、社区环保网格员召开“走遍涿州”教育实践活动。各村、社区迅速行动,宣传环保知识,将各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营造干净、整洁、文明、生态、环保、有序的生活环境。
松开区“走遍涿州”
生态文明实践在行动
松开区相关负责人带领园区网格员深入企业、工地,全面动员,深入推进,以“部门走遍企业”为原则,在全区范围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氛围,真正让企业职工了解、支持、参与实践行动,促进全区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
桃园街道开展
“走遍涿州”河道清理活动
5月24日以来,桃园街道履行职责,加强对河道综合治理,尽最大努力保持水环境。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组织各村级河长及巡河员对拒马河两侧河道排污口及河道两侧进行集中巡河,清理河道垃圾及树障。
市书协“ 走遍涿州”
文艺志愿者走进义和庄镇
结合涿州市委宣传部、涿州市文联“走遍涿州”生态文明志愿者实践行动的倡议,涿州市书法家协会组织文艺志愿者队伍,走进单位、乡镇、村庄,开展系列志愿者实践行动。6月2日,涿州市书法家协会组织艺术家志愿者一行六人,来到涿州市百尺竿镇普利庄村,进行生态文明志愿者宣传活动。
6月3日,市书法家协会组织文艺志愿者一行六人来到义和庄镇,与干部、群众就该镇生态环境、发展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刻交流,并举行书画笔会,宣传生态环境对发展的重要性,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融发展理念于艺术作品中,让生态文明的意识和行为深入人心。
绿水青山才是老百姓的金山银山,通过扎实开展“走遍涿州”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完善了相关体制机制,逐步壮大了志愿者队伍,突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主力军和生力军的作用,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受到教育,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